找到相关内容86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以囹圄为道场——佛光山监狱教化的理念与成果

    以囹圄为道场——佛光山监狱教化的理念与成果  浅草  楔子  “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太阳。  有时转向白天,展现乐观:有时躲在云里,显得悲观。  乐观的人,都往好处想:悲观的人,都往坏处想。  好不一定全好,坏不一定全坏,全看你怎么想,都是你的选择。  面对阳光,你就看不到阴影:光明大道,是你心中的阳光……」  (,星云大师作词)  “晨光赶走大地的黑暗,我虔诚低头合掌,  存好心,说好话,做...

    浅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43467034.html
  • 释迦牟尼佛舍利在佛教信仰中的地位

    。如何绕塔呢?  《三千威仪经》提出五种方式:低头视地,不得蹈虫,不得左右顾视,不得唾佛前地,不得中住与人语。绕塔一般以三匝为常见。(5)礼塔:即礼拜佛塔。《僧祗律》说:“人等百千金,扫用行布施,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2968067.html
  • 唐宋元时代贵州佛教述论

    出自西阶,直到察前,右拉其肩,左捩其首,面正当背,而诸人但见崔察低头不言,手注定字而已,公子遂得脱,比至屏回顾,见神人释察而亡矣。公子至牂牁,素秉诚信,笃敬佛道,虽以婚宦,如戒僧焉,口不妄谈,目不妄视...

    王路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20368275.html
  • 性具与性起——天台、华严二宗佛性思想比较研究

    ;不敢轻慢,于诸过去佛现在若灭后,若有闻一句,皆得成佛道,即了因不变;低头举手,皆成佛道即缘因不灭也。一切众生,无不具此三德。[20]   在《法华文句》《观音玄义》等著作中,智顗则着重从本具的角度...

    赖永海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15468675.html
  • 湘山宗慧禅师及其《牧牛歌》

    狂机偶触莫容情。收放鞭绳知节候,久久功成。   三、受制  渐渐息奔波,牵过前坡,从容随步性平和。度水穿云虽自在,且莫随他。  又向那山窝,细看如何,低头缓步漫逶迤。须用鞭绳常管顾,定不蹉跎。   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12268957.html
  • 学术大师的生活态度:季羡林谈人生

    起来还毛骨悚然的折磨。从牛棚里放出来以后,有长达几年的一段时间,我成了燕园中一个“不可接触者”。走在路上,我当年辉煌时对我低头弯腰毕恭毕敬的人,那时却视若路人,没有哪一个敢或肯跟我说一句话的。我也不...

    季羡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04869260.html
  • 莲修必读(2)

    蒙袂低头。衣食艰难苦不周。粗?聊充口。百结鹑衣肘。 口茶 今世为贫尤。来生依蕉。欲免饥寒。早向西方走。  因此勸贫苦穷人早早修。  疾病堪尤。枕席呻吟泪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84070736.html
  • 罗近溪“打破光景”义之疏释及其与佛教思想之交涉

    汝接﹔汝行食来,吾为汝受﹔汝和南时,吾便低首﹔何处不指示心要﹖』师低头良久。悟曰﹕『见则直下便见,拟思即差。』师当下开解。 (同上卷十四) 《景德传灯录》一书从宋以来已为学者所好读好谈,...

    古清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1970848.html
  • 隋唐之弥勒信仰与图像

    的重点-弥勒菩萨在兜率内院说法,和天宫中,天女竞起歌舞奏乐等,于此铺变相中依旧可见。只是,由于全图的建筑比重加大,相对地,弥勒菩萨的比例缩小。而天女姿态变化多端,或正或侧,或回首顾盼,或低头吹奏,生动...

    李玉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4971116.html
  • 禅茶一趣

    低头。  其六,双目似闭还开,视若无睹,目光可定在座前七八公尺处。  其七,舌头轻微舔抵上腭,面部微带笑容,全身神经与肌肉都自然放松。在佛乐中保持这种静坐的姿势10—15分钟。静坐时应配有坐垫,坐垫...

    源 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45671609.html